近几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到南大港湿地,围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开展研究。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这条迁徙路线是全球迁徙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一条线路,同时也是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这几年,南大港湿地候鸟保护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原来主要靠人工判断鸟类品种,现在保护区建起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用声纹收集设备自动收录鸟鸣声,通过大数据库分析自动匹配出鸟类品种。今 ...
看到破土而出的主体楼宇全部进入地上建设阶段,黄绍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手拿对讲机,一手拿施工图,在工地上巡查。黄绍平是雄安国贸中心项目承建单位、中国五冶集团项目常务副指挥长。“过去1年多,项目都在进行地下空间建设,地面上看不到变化,现在项目从蛰伏变破土,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了!”他说,春节期间,工地上每天有6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春节期间,改造更新后的河北唐山市建国路市场重新开街,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街开启新篇,再现繁华。 东瞅瞅,西看看,走在街头,82岁的老唐山人张克伟感觉既熟悉,又新鲜。“有些建筑还是以前的模样,但是街上有很多新花样,我还是头一回见。” ...
来源标题:滨海—中关村:机制协同催生发展新活力 新春伊始,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冀协同创新带来的发展活力扑面而来。 “巨无霸”打印机助力海洋新基建 火花四溅,电弧闪烁,金属材料如同变魔法般生产出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楼内,一台巨大的3D打印机格外吸引眼球。 “长25米,宽12米,高13米!”工作人员介绍,这台“巨无霸”3D打印机是北京理工大学刘长猛教授团 ...
“出洞、落位、贯通!”日前,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燕郊站,随着直径8.29米、总重约1400吨的“笃行号”盾构机刀盘缓缓旋转出洞,精准进入接收钢套筒,标志着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第三个双线盾构区间贯通。至此,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土建工程完成总量的50%。
昨天(8日),密云区在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现场举行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共62个,总投资规模高达388亿元,涵盖了生态环境、高精尖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
记者从北京市残联获悉,从2016年起北京连续9年举办全市残疾人冰雪嘉年华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丰富群众冰雪赛事,保持群众冰雪运动热情,参与人数从最初约5000人次逐步发展到上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在玩冰嬉雪中拥抱生活,放飞心情,感受运动的快乐。(记者 任珊) ...
逛首店、过佳节。春节假期,一批开年新亮相的首店成为消费者追逐的新打卡点,品牌带来的新产品、新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商圈的消费活力。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5年预计有800家左右的首店将在京落地。
昨天(8日),密云区在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现场举行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共62个,总投资规模高达388亿元,涵盖了生态环境、高精尖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
昨天(8日)上午,市委书记尹力参加并指导市委社会工作部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他强调,北京作为首都,社会工作关注度高、指向性强,新兴领域发展快、规模大,基层治理任务重、难度高。市委社会工作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团结带领单位党员干部,以首善标准开创首都 ...
沿着五环路探索,新兴商圈在蛇年春节格外热闹。京西“网红”檀谷慢闪公园变身祈福纳祥地,户外露天山野冰场、传统鱼灯让过年更有自然味;夜晚,顺义祥云小镇变身万点灯光的“冰雪小镇”;去年底刚开业的平谷万达广场上演“川剧变脸”和“鱼灯巡游”,春节期间客流量近36万人次…… ...
消防部门分析,今冬本市有效降水少,天干物燥,在大风天气下,遗留火种容易导致草木垃圾火灾频发。此外,低温极寒天气来袭,居民用电取暖增多,也会导致居住场所特别是胡同平房、农村地区火灾增加。